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后勤管理处多措并举 全面提升餐饮服务档次

整洁的桌椅、 洁净的餐具、 明亮的橱窗、 暖人的微笑、 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这, 就是我校学生食堂的风貌。

餐饮服务是后勤保障的先锋队,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校园餐饮也是师生对校园生活满意度的风向标,直接影响校园的和谐稳定。

新学期以来, 本着“人文餐饮, 至善情怀” 的服务宗旨, 我校后勤管理处对餐饮服务进行了内部改造,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首先, 稳步推进 “明厨亮灶” 。食堂用水、 用电、 用气实行专人管理、 专人巡视、 专人记录, 坚持做到工完场清、墙面无污、 窗明案净。全面落实后厨管理规范化、 制度化后, 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节能降耗意识不断提高,有效保障了师生的饮食安全卫生和身体健康。学校分管领导多次深入食堂后厨,检查采购、 贮存、 烹制等详细情况和卫生洁净,充分肯定了我校餐饮工作取得的成效, 并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第二, 紧扣主题教育, 强化质检职能。食品安全卫生是餐饮服务的生命线。 “目前, 我们采取不定期抽查采购物品和加工半成品的方法, 有针对性地解决各食堂、 各特色窗口操作中的不规范行为, 达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的目的。” 后勤管理处分管餐饮工作的付恩说。后勤管理处还通过网络平台、 学生伙管会、 就餐现场询问等多种渠道,认真倾听师生意见、 了解师生需求, 并将这些意见及时收集汇总,及时协调经营方负责人专题研究, 以利整改。

第三, 深入市场调查, 优化招标措施。食材品质是食品安全卫生的基础。为了节省经费、 减少失误, 后勤管理处定期组织专人深入城区大超市和吉之汇市场询价, 尤其是针对肉类食品、 时令蔬菜、 禽蛋、 豆制品等大宗物资, 反复询价和比较, 掌握市场行情, 做到心中有数、 层层把关、 索证索票, 杜绝弄虚作假, 使生活物资的采购进一步制度性优化。目前, 供货方每天为我校提供数十个品种的食材, 都实行冷链运输,保证供应及时、 蔬菜肉类新鲜保洁、 检测严格, 保证绿色无害, 有效降低了食品安全卫生的风险系数和经营成本,并从源头上保障了食材的优良品质。

第四, 建立清单制度, 落实4D 管理模式。所谓 “4D 管理模式” , 即内务整理、 责任、 培训、 执行四到位, 从而保证食品制作流程更加精细化、 透明化。为此, 食堂因地制宜, 设立专属食材展示区、 进一步完善菜品留样制, 认真做好食品安检详细记录, 一旦发现问题或师生投诉, 立即罗列在案、 追踪调查,并限人限期予以整改, 这就是餐饮服务的问题清单管理制度。这样, 整个餐饮服务完全形成一条龙, 环环紧扣、 相互促进。

同时, 食堂还加强新菜品的开发,注重菜品升级和品种口味的增多。如红河一食堂新近又推出 “河水豆花” 和“油酥藕合” , 红河二食堂新增 “风味泡椒兔” 。严冬将至, 食堂又即将推出 “风味羊杂汤” 等应时应季的特色菜品。而B 区接待餐厅则尝试走出高校餐饮服务的新路子, 本学期运行以来, 宾客满座、 倍受欢迎。更有特色的是特色窗口的自选菜, 几十道菜肴任君选择, 荤素搭配、 丰俭由己, 少则三四块、 多则十五六块。总之, 多样性的餐饮需求和多元化的消费选择,赢得了相应的就餐率和满意度。

来自西北农村的 2019 级新生小洁说, 来校前听说重庆人爱吃辣味, 逢菜必辣, 心里有点怕。没想到, 食堂的清真窗口这么好, 非常有家乡的感觉!

我校后勤餐饮服务历来重视民族特色窗口的建设。 “以原滋原味的民族特色饭菜, 尽量满足民族学生的需求,让民族学生感受到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这也是我们餐饮服务的良好心愿。” 餐饮主管彭云如是说。

第五, 做好公益饭菜, 保证质优价廉。餐饮服务要奉行“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让家庭收入不丰裕的同学同样拥有吃得满意的权利。我校食堂长期坚持“大锅饭 + 小锅菜 + 特价菜 +免费汤” 的服务标准, 并不断改进小锅菜的质量和提高特价菜的水准。

后勤管理处处长刘元勇认为: “餐饮服务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要力争做到五个‘更加’ ,即让师生更加满意、 安全更加放心、 设施更加完备、 环境更加舒适、 操作更加规范。搞好餐饮服务, 就必须真真切切地把师生当成上帝,把师生的需求放在首位。” 面对肉价暴涨的现实, 他坦陈,这的确给餐饮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我校学生食堂却实实在在按政策保障学生生活,坚持饭菜不涨价、 不降质、 不减量, 尽最大努力减轻物价上涨导致的系列影响。

食堂反映的是民生。安全卫生、 营养可口、 温馨实惠, 一份份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反映的是学校对师生的人文关怀。餐饮服务, 立足平凡、 追求精专、饭菜有爱、 服务有乐、 奉献有情、 知善崇礼, 美亦在其中矣!这是文理餐饮服务队伍朴素的精神。办好食堂、 让师生更多享受舌尖上的美味,体现的却是学校对师生员工的爱心和 “以人为本”的理念。 (本文由后勤管理处供稿)




重庆文理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3817次访问,全刊已有3270940次访问